2025年财务管理专业逆袭:这10所大学毕业生,企业抢着要!
2025年的就业市场,财务管理专业依然稳坐"热门榜单"——全国60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招生规模近7万人,企业端需求同比增长25%,连公务员考试都放出1.5万个相关岗位。但你知道吗?同样是学财务,有人毕业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年薪30万,有人却只能在小公司做月薪40
2025年的就业市场,财务管理专业依然稳坐"热门榜单"——全国60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招生规模近7万人,企业端需求同比增长25%,连公务员考试都放出1.5万个相关岗位。但你知道吗?同样是学财务,有人毕业进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年薪30万,有人却只能在小公司做月薪40
10月28日,大足区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暨招聘活动在重庆电信职业学院举行,大足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大足区内外108家企业进场招聘,帮助本地应届高校毕业生留在大足、留在重庆就业创业,助力企业招揽优秀人才。
近日,在山东一所高校秋季招聘会上,有学生希望工资能到8000元左右,说“不然在济南连基本开销都撑不住”。对此说法,有人表示理解,但也有网友持批评态度——
早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菁 通讯员 邱建鹏文/图)为落实泉州市人才人口“双增”行动,22日,黎明职业大学成功举办“泉州开放日”暨2025年丰泽区秋季送岗引才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汇集优质岗位超 2000个,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畅通高效对接渠道,有力助推“海
贝卡2009年从伯恩茅斯大学电视制作专业毕业后,先后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Endemol娱乐集团和环球广播公司,并于2016年创立了自己的事业。如今她担任商业顾问,致力于帮助人们拓展婚庆事业。
随着Z世代入门级岗位不断缩减,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亿万富豪宣称,真正的增长机遇即将离开地球,迈向太空。图片来源:JOE RAEDLE/GETTY IMAGES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平均月薪6971,排在前20名的第一位,满意度85%,没啥好奇怪的,对吧?
大学毕业即失业?这不仅是萦绕在大学毕业生心头的沉重疑问,更是一个刺痛人心的社会现实。根据国内权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51job)”发布的《校园招聘白皮书2025》显示,2016至2025年间,高校毕业生人数从765万激增至1222万,增幅高达59.7%
卷烟厂作为烟草产业链的核心生产环节,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需求涵盖技术、管理、研发等多个领域,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热血青春献军营,强军报国正当时。为扎实推进 2025 年下半年征兵工作,严把兵员质量关,激发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热情,桐柏县平氏镇采取多种举措,经过严密组织、广泛宣传和严格筛选,助推征兵工作实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相比普通公务员,选调生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被录用后,无论是岗位分配、薪酬待遇还是晋升空间,一般都会更好,竞争比例也相对更小。所以,通过选调生选拔是顶尖高校毕业生成为公务员的主流方式。
本文,托普仕留学小助手topsedu2019透过美国Top30大学最新公布的毕业生去向数据,来看实际情况吧。
近期,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徐金锁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星光大道》舞台。他以清澈明亮的音色、深情感人的演绎和从容大气的舞台表现,历经多轮激烈角逐,最终摘得当期比赛冠军,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不是贩卖焦虑,是数据先动的手:教育部把毕业生人数调到1222万,比2024年又多了43万;国家统计局把青年失业率钉在12%上下,纹丝不动。
为进一步加强上海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现决定在部分高校开展上海市2026年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工作。具体公告如下:
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学生毕业时转身奔向了其他城市 —— 不是一线城市不好,是这些城市 “机会不输一线,生活压力却小太多”:房价是北上广深的 1/3 到 1/2,产业有特色,还能兼顾工作和生活。
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学生毕业时转身奔向了其他城市 —— 不是一线城市不好,是这些城市 “机会不输一线,生活压力却小太多”:房价是北上广深的 1/3 到 1/2,产业有特色,还能兼顾工作和生活。
随着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曾经的职场成功故事,如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的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内里(Antonio Neri)从客服代理晋升为 CEO,正在逐渐被 AI 的兴起所取代。分析师预
李小芳是运城职业技术大学网络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去年12月,她通过校招,以管培生的身份入职太原屈臣氏个人用品商店有限公司运城分店。经过半年多的实习,她快速适应职场、抓住成长机遇,7月底已成为吾悦门店的管理者之一,实现了大学生到门店管理者的蜕变。
现实中,我们经常看见皮肤黝黑的美女在摆摊卖冷饮,或者是在送外卖,乍一看,“精致搞钱”还很吸睛。她们有中年的,也有更年轻的,这一现象背后是家庭经济调整的现实考量。